>首页> IT >

环球讯息:许仙最爱的“素贞”,科学家历尽艰险发现它

时间:2022-10-23 20:45:57       来源:蝌蚪五线谱官方

经过多年的考察和样本研究,中科院某研究所给一种含剧毒的环蛇命名为“素贞”。这是中国人首个命名的环蛇。它的外形是这样的。(如图)

素贞环蛇 | 曾祥乐摄于云南盈江

《白蛇传》《新白娘子传奇》等影视里,“素贞”应该是通体纯白的,化为人形则是漂亮的白衣女子。(如图)这与真实的“素贞环蛇”差别很大。


(相关资料图)

真实白蛇和《新白娘子传奇》里的白素贞 | 图源:影视网

其实,为了弄清新命名的“素贞环蛇”,科学家们历尽艰险,有人还献出宝贵的生命。

盈江遇险

2015年夏季的一天,四川师范大学教师侯勉带着科考医药箱,准备前往云南盈江考察。侯勉的另一个身份是业界知名的蛇类研究专家,曾发现并命名了海南华珊瑚蛇。

致力于蛇伤流行病学和诊疗研究多年的他,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工作的好友丁利的通话里得知盈江有双全白环蛇的地模标本时,便迫不及待地利用暑假进行科学考察。

双全白环蛇是游蛇科白环蛇属下的一类,长着和银环蛇一样黑白环纹。

与号称“陆地第四毒蛇”的银环蛇不同的是,双全白环蛇毒性较弱,通常只能毒杀蜥蜴等小型动物,不会让人致命。

它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双全白环蛇和银环蛇 | 图源见水印

在盈江租车考察的第三天傍晚,侯勉见山路崎岖难行,便让司机在山腰等待,自己穿越丛林前行。

大约半个小时后,他发现一条身披黑白相间环纹“外套”、极似双全白环蛇的幼蛇。

凭着多年的抓蛇经验,他迅速抓住蛇尾。不想幼蛇虽小,但很灵活,扭身就咬向手背。侯勉吃痛,手一松,幼蛇逃得不见踪影。手背吃痛让侯勉感到惊悚。

他深知,被双全白环蛇或银环蛇咬伤后,伤口通常不痛不痒、不红不肿,而现在他手背伤口剧痛,拇指大的区域开始变黑,显然那条幼蛇不是双全白环蛇或银环蛇。

事态紧急,侯勉必须在被毒蛇咬伤后的“黄金三分钟”里展开有效自救:先从科考医药箱里取出处理蛇伤的便携小刀,狠心把伤口割开,再用小火灼烧。

虽然处理很专业,但身体开始出现的麻痹感证明体内仍有蛇毒,他要做的就是抓紧到专业医院治疗。

顾不得收拾医药箱,侯勉忍痛飞奔回到山腰,司机开车狂奔市区。路上,他拨通了丁利的电话,说自己被一种类似银环蛇的未知蛇咬伤。

丁利当即说了处理蛇伤的两个关键点:一是银环蛇咬伤人体全身麻痹通常是4小时,未知蛇咬伤治疗可参考进行;二是找到有呼吸机和血清的专业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司机自然知道事态的重要性,驱车直奔盈江市区,住进三个月前组建的盈江市医院ICU病房。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侯勉终于被抢救回来。

继续研究

侯勉住院期间,远在成都的丁利对好友提到的未知毒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领域研究的专家,他敏锐地感觉到这种未知毒蛇是环蛇类新物种,值得深入研究。

丁利实验室里的蛇样本 | 图源:红星新闻

成都生物研究所领导接到丁利的汇报后,高度重视此事,批准组建了以丁利为首的研究团队,并支持他们到南方山区实地考察及抓捕新蛇。

丁利仔细查阅关于环蛇的相关资料后惊奇地发现,十多年前一位美国科学家中蛇毒的情况与侯勉极为相似。

那位科学家叫斯洛文斯基,本是美国加州科学院的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专家,曾发现并命名了斯氏环蛇。

2001年夏天,他到缅甸北部的山区进行野外考察时,被一条黑白相间的小蛇咬伤手指,伤口四周变黑。

当时正值雨季,直升机无法降落支援。同伴用三小时的心肺复苏治疗也没能挽回斯洛文斯基的生命。

丁利把这份资料复印后放进行李箱,再带队赶往云南盈江。

可惜此行并无收获。他没有气馁,此后连续四年带领研究团队赶往云南盈江和缅甸北部的克钦邦。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在盈江捕获咬伤侯勉和咬死斯洛文斯基的凶手——黑白相间的环蛇。

丁利抓捕素贞环蛇 | 图源:红星新闻

回到成都生物研究所,丁利等人对几条未知环蛇进行专业研究,发现它们与其它蛇类有三种明显不同的特征。

一是身体环纹。它们身上是白色环纹里嵌着黑斑,看起来接近无毒的沙巴链蛇或白链蛇,与剧毒的银环蛇环纹大小、数量都不相同。其中银环蛇的白色或乳黄色横纹30-50条,素贞环蛇白色窄横纹26-38条。

二是毒牙数量。银环蛇、云南环蛇等有四枚毒牙,未知环蛇只有三枚,从分子遗传学上看,这是最有力的鉴别依据。

眼镜蛇科蛇类上颌骨比较(A~C为新种素贞环蛇副模)| 图源:中科院

三是咬伤症状。这是它与银环蛇最大的不同,已被侯勉等科学家所证实。不是所有的银环蛇都致命,蛇吻伤口也不留下明显的痕迹。未知环蛇咬后一定会有黑斑(治愈后也有痕迹),如不进行及时治疗,必死无疑。

综上所述,充分说明未知环蛇是独立的物种,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得到这个结论后,丁利决定研究团队写成论文公开发表。不过在写论文之前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给未知环蛇命名。

慎重命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为慎重起见,丁利团队开会解决未知环蛇的命名问题。生物命名有一定的渊源。

最初,新物种采用双命名法,即物种的属名加种名,比如银杏、海鹿。

后来,针对特征复杂的新物种时,通常用首次发现地名或区域来命名,比如马来环蛇。

如果新物种特征过于复杂,则可用发现者的姓名或神话人物的名字来命名,比如前文讲的斯氏环蛇,成都生物研究所发现的螭吻颈槽蛇(螭即上古神话中的龙生九子之一,指没有角的龙)。

螭吻颈槽蛇(上为侧面照,下为腹面照)| 图源:中科院成都分院官网

开会讨论时,大家一致认为,未知环蛇用双命名法命名不适合;用地名命名也不宜,因为目前已在缅甸、云南出现过。

考虑到它们属于眼镜蛇科环蛇属的剧毒之蛇,所分泌的神经毒素极易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而造成窒息死亡,“(它)和人的关系密切,关乎人的生命安全,为了让大家都记住它,我们采用了家喻户晓的传说人物来命名”(丁利语)。

于是,丁利团队结合未知环蛇身上众多白色横纹,是目前发现最接近“白蛇”形象的物种,用神话《白蛇传》中“白素贞”的名字来命名,是为“素贞环蛇”。

素贞环蛇与银环蛇 | 图源见水印

2021年,丁利团队在著名国际分类学期刊《Zookeys》上发表新物种环蛇的专题论文,文中详细介绍新物种的发现过程、鉴别方法及命名理由。

这是我国学者首次对环蛇属物种进行命名。文末还提到,素贞环蛇的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摸清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本地资源,并为蛇伤流行病学学提供有益参考。

论文得到学界的认可。自此,神话中许仙最爱的“白素贞”终于有了科学原型!

作者:魏德勇

责编:咕噜

关键词: 双全白环蛇 生物研究所 眼镜蛇科